历史馆按年代顺序查看

1997年-2000年

1997-2000

新影像时代

35mm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的代名词,EOS不断进化。APS变焦镜头机型陆续登场,期待能有更大的飞跃。在这个计算机普及的时代,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在影像记录史上,开始以空前的势头投入市场。影像信息处理器的领域正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继续前进的EOS系列

描绘45点区域自动对焦点的”EOS 3″目录封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EOS仍继续发布着新的机型。”EOS 3″于1998年11月发售,它在开发时提出了以下目标:可优先构图进行快速拍摄的自动对焦功能,高精度、高速的眼控系统,寿命可达约10万次的1/8000秒高速快门,成为与”EOS-1N”同样能适应严酷环境、性能可靠、甚至超越它的高端机型。最终,EOS 3实现了21区评价测光、45点对焦、合焦速度及精度进一步提高的眼控系统。其中的很多高规格让人惊叹:以往,对焦点沿着从中央单点到3点,再到5点的过程发展,而EOS 3一举实现了45点对焦。并且这些对焦点横向、竖向都配备了眼控自动对焦系统。EOS 3当然实现了坚固、可靠的性能,其丰富的功能甚至超出了当时的高级机型EOS-1N,引起了很大轰动,得到了高级爱好者至专业摄影师的信赖。

描绘45点区域自动对焦点的”EOS 3″目录封面

1999年4月,”EOS Kiss III”问世。”EOS Kiss III”的定位是适合初学者的入门机型。然而,7点区域自动对焦在上下左右多个方向发挥着作用,35区评价测光减少了曝光错误等等……可以说,这些功能远远超越了”入门机型”的水准。另外,其机身仅重约355g(不含电池),继承了Kiss系列小而轻的基本理念。再者,它可使用EOS系列中的EF镜头,当然与其他EOS机型一样,也可使用被人们称作”红圈”的专业高规格镜头。可以说,它也可用于专业摄影师。”EOS Kiss III”不仅适用于初学者,还适合摄影创作的用户使用,使用范围广泛,做工精良。

“EOS-1N”——专业摄影师和业余爱好者在很多拍摄场合都会选择的相机,其升级机型”EOS-1V”于2000年4月诞生。以实现更高速、更高精度的自动对焦,高速连拍,及坚固的机身带来的可靠性能等为目标,开发出了”EOS-1V”相机。通常情况下,它的连拍速度约9张/秒,配备强力马达卷片器时,连拍速度可高达约10张/秒,同时,具备了高速、高精度45点区域自动对焦及21区评价测光等从EOS 3改良而来的新功能。此外,它采用了金属模铸成型和塑料成型技术相结合的触融成型技术,机身曲线圆滑,且采用了镁合金,使其具有高刚度,高精度和高耐用性。可根据用户的喜好设置精细的操作,自定义功能达20种。引入了许多高级技术的”EOS-1V”,这款新世纪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在相机业界内外引起了轰动。

EF镜头系列的阵容

AF时代的象征,全电子镜头卡口EF镜头系列

EF镜头从广角到长焦,拥有超过50种的阵容。其中包含丰富的样式,比如具有微距功能的镜头,大口径镜头”EF50mm F1.0″以及35mm-350mm的高倍率变焦镜头等。另外,镜头类型从普及型、中级型到专业型品类丰富。其中,附影像稳定器功能的IS镜头具有最大相当于约两级快门速度的效果,可以说扩大了拍摄的范围。除此之外,还有可以纠正被摄体的歪曲以及透视控制的TS-E系列镜头。

APS阵容的壮大

成为APS代名词的IXY系列也壮大了阵容。1997年6月发售的”IXY 25″搭载了30-60mm的约2倍高画质变焦镜头。第二年3月发售的”IXY 330″搭载了当时以最小最轻为理念的约3倍变焦镜头。与此同时,APS单反相机也在发展。”EOS IX50″于1998年3月问世,它融合了热卖机型”New EOS Kiss”的基本性能和APS功能。”EOS IX50″将APS的优点即小型化在单反相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小而轻的特点,还实现了高功能、简单操作,作为新时代的单反相机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时尚的防水APS相机”IXY D5″

在强调小型化的同时,个性的非传统机型也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是1999年11月发售的”IXY D5″。它不仅具备约5m防水功能及自动日期结构,还搭载了慢速同步、潜水微距等6种闪光灯模式。再者,其圆形白金及亮绿机身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适合户外运动者,还适合很广范围的用户群,可以说是一款多用途相机。

飞速发展的数码世界

面向摄影创作用户群的”Power ShotPro70″

以最小、最轻为理念的数码相机”IXY DIGITAL”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产品在90年代中期开始飞速发展。随着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发展,这些数码产品作为重要的外围设备,开始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在数码相机方面,佳能不仅在1998年3月和同年12月相继发售了”EOS D2000″和”EOS D6000″等专业级单反相机,其小型普及型数码相机也开始步入市场。1998年4月面世的”Power Shot A5″搭载了约81万像素CCD图像感应器,使用CF卡作为记录媒体,这款袖珍型数码相机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同年11月,”Power ShotPro70″发售,搭载了约168万像素CCD图像感应器,主要面向摄影创作的用户群,添加了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功能等。2000年5月,”IXY DIGITAL”问世。仍保持了以APS为特点的IXY系列机身原有尺寸、进行了数码化改革的”IXY DIGITAL”,拥有约211万像素CCD图像感应器,作为以最小、最轻(搭载光学变焦镜头的机型,200万像素级别)为理念的数码相机,在发售后迅速走红,获得了很大的市场占有率。

1998年10月,佳能公司、柯达公司、富士胶卷公司及松下电气产业公司联合发布了关于数码打印的通用格式DPOF(Digital Print Order Format)。当时,在打印数码图像时,各个生产商对图像选择、数量等打印信息的定义都大相径庭。为统一这样的打印信息格式,他们尝试发布了DPOF规则。DPOF规则被寄予厚望,使用这种格式,自己打印照片时自不必说,在冲印店也能像打印银盐照片般轻松实现打印。

数码影像媒体的繁荣

适合家庭使用的数码摄像机”PV1″

1997年,佳能的第一台数码摄像机”MV-1″问世。摄像机也进入了基于DV格式的数码时代。与其他公司采用的隔行扫描CCD影像感应器相反,”MV-1″采用了可减少视频图像抖动的逐行扫描CCD影像感应器。逐行扫描CCD影像感应器的信号处理很复杂,采用它需要相当高的技术能力。但正是这个选择,展现了佳能作为相机生产商,追求高画质、引领潮流的大家风范。

1999年发售的”PV-1″实现了小而轻和高画质的目标。它拥有不仅用于短片,还可用于静止图像的拍摄、播放功能。2000年5月其升级型号”FV10″发售。PV系列具有光学防抖功能、高倍率变焦镜头以及数码音频效果等。这款家用摄像机为用户带来了简便的操作及拍摄的乐趣,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作为NASA认可的官方数码摄像机载入航天飞机的”XL1″

1998年2月,面向高级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摄像机”XL1″问世。它采用了可更换式镜头,可使用约3倍广角变焦镜头及具有影像稳定器功能的约16倍变焦镜头等专用镜头,还与Hi-8时代的”LX-1″一样可使用EF镜头。”XL1″因其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NASA的认可,作为官方摄像机装入航天飞机,进入了太空。

在近70年的时间里,佳能生产了许多相机和镜头,今后还将继续努力,发挥其在光学、电气及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在数码影像媒体迅速崛起、瞬息万变的21世纪,迈着矫健的步伐继续前进。